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互联网 6525 0

【中文名称】黄连

【别名】王连、支连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第1张图片

黄连,中药名。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主治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湿热泻痢,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痈肿疖疮,目赤牙痛,消渴,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功能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主治

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本品大苦大寒,清热燥湿力大于黄芩,尤长于清中焦湿热。治湿热阻滞中焦,气机不畅所致脘腹痞满、恶心呕吐,胃热呕吐,肝火犯胃所致胁肋胀痛、呕吐吞酸脾胃虚寒,呕吐酸水。

2、湿热泻痢:本品善去脾胃大肠湿热,可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湿热泻痢兼表证发热,湿热下痢脓血日久。

3、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本品泻火解毒之中,尤善清泻心经实火,可用治心火亢盛所致神昏、烦躁之证。可治三焦热盛,高热烦躁,高热神昏,热盛伤阴,心烦不寐,心火亢旺,心肾不交之怔忡不寐,邪火内炽,迫血妄行之吐衄。

4、痈肿疖疮,目赤牙痛:本品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泻火解毒,尤善疗疔毒。用治痈肿疔毒,目赤肿痛,赤脉胬肉,胃火上攻,牙痛难忍。

5、消渴:本品善清胃火而可用治胃火炽盛,消谷善饥之消渴证,肾阴不足,心胃火旺之消渴。

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本品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取之制为软膏外敷,可治皮肤湿疹、湿疮。取之浸汁涂患处,可治耳道流脓;煎汁滴眼,可治眼目红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2-5g。外用:适量。

不良反应

1、有报道认为其有如下毒副作用: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过敏性休克麻疹样药疹和荨麻疹样药疹,可岀现头晕、耳鸣、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关节痛、腹泻、腹胀、肠鸣、多尿、血红蛋白及血细胞减少。

2、小檗碱口服时毒性很小;但肠外给药较大剂量时,能使呼吸增强,然后逐渐减弱,于死亡前岀现抽搐现象。

3、小檗碱的致死原因,多由于呼吸麻痹;对心脏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4、曾有肌内注射黄连素引起过敏以及静脉滴注黄连素注射液剂量过大抑制心脏、扩张血管,进而诱发心源性脑缺氧死亡的报道。

5、中毒解救的一般方法为:出现过敏症状者给予抗过敏治疗,可口服扑尔敏4毫克,1日3次,或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50毫克;出现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或过敏性休克时,可给予强心、吸氧,应用激素、针刺等中西医急救常规治疗。

禁忌

1、中西药配伍禁忌:

(1)可以使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不宜同用。

(2)注射液与青霉素配伍极不稳定,不宜同用。

(3)黄连素是强碱性生物碱,与各种酸性药物均可产生沉淀,不宜配伍注射。

(4)利舍平可抑制黄连的降压作用,不宜同用。

(5)盐酸普萘洛尔可明显抑制黄连的降压作用,不宜同用。

(6)不宜与洋地黄类强心苷同用,可以导致血中强心苷的浓度升高,容易发生强心苷中毒。

(7)不宜与西药生物碱类药物阿托品、氨茶碱、咖啡因等联合应用,可使药物毒性增加,容易造成药物中毒。

(8)不宣与碘离子制剂、碳酸氢钠等碱性较强的西药、重金属药如硫酸亚铁、硫酸镁、氢氧化铝等配伍。

2、饮食禁忌:忌猪肉、冷水。

注意事项

本品大寒,过量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易伤阴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化学成分

本品主含小檗碱(黄连素),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非洲防己碱、吐根碱等多种生物碱;并含黄柏酮,黄柏内酯等。

药理作用

本品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及除宋内氏以外的痢疾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肺炎杆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百日咳杆菌、鼠疫杆菌、布氏杆菌、结核杆菌也有抗菌作用;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作用较差;所含小檗碱小剂量时能兴奋心脏,增强其收缩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大剂量时抑制心脏,减弱其收缩;小檗碱可减少蟾蜍心率,对兔、豚鼠、大鼠离体心房有兴奋作用并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有利胆、抑制胃液分泌、抗腹泻等作用,小剂量对小鼠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有加强作用,大剂量则对抑制过程有加强作用,有抗急性炎症、抗癌、抑制组织代谢等作用;小檗碱和四氢小檗碱能降低心肌的耗氧量;黄连及其提取成分有抗溃疡作用。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肠癖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

2、《珍珠囊》:“其用有六:泻心火,一也;去中焦湿热,二也;诸疮必用,三也;去风湿,四也;治赤眼暴发,五也;止中部见血,六也。”

3、《本草正义》:“黄连大苦大寒,苦燥湿,寒胜热,能泄降一切有余之湿火,而心脾、肝、肾之热,胆、胃、大小肠之火,无不治之。上以清风火之目病,中以平肝胃之呕吐,下以通腹痛之滞下,皆燥湿清热之效也。又苦先入心,清涤血热,故血家诸病,如吐衄溲血,便血淋浊,痔漏崩带等证,及痈疡斑疹丹毒,并皆仰给于此。”

鉴别

1、本品横切面:

(1)味连: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其外有表皮,常脱落。皮层较宽,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中柱鞘纤维成束或伴有少数石细胞,均显黄色。维管束外韧型,环列。木质部黄色,均木化,木纤维较发达。髓部均为薄壁细胞,无石细胞。

(2)雅连:髓部有石细胞。

(3)云连:皮层、中柱鞘及髓部均无石细胞。

2、取本品粉末0.25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连对照药材0.2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水-三乙胺(3:3.5:1:1.5:0.5:1)为展开剂,置用浓氨试液预饱和20分钟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4个以上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药材性状

1、味连:根茎多簇状分枝,弯曲互抱,形似倒鸡爪状,习称“鸡爪黄连”;单枝类圆柱形,长36cm,直径2-8mm。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外皮剥落处显红棕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质坚硬,折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髓部红棕色,有时中空。气微,味极苦。

2、雅连: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长4-8cm,直径5-10mm。过桥较长。顶端有少许残茎。

3、云连:多为单枝,弯曲呈钩状,较细小,长2-5cm,直径2-4mm。

饮片性状

1、黄连:为不规则的薄片,表面棕黄色或黄色,木部金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周边暗黄色,粗糙,有细小的须根。质坚硬,气微,味极苦。

2、酒黄连:形如黄连,色泽加深,微有酒气。

3、姜黄连:形如黄连,棕黄色,略具姜的辛辣气味。

4、萸黄连:形如黄连,色泽加深,有吴茱萸的辛辣气味。

5、炒黄连:形如黄连,呈棕黄色。

常见伪品

混淆品:

马尾黄连为毛茛科植物唐松草属Thalictrumspp.数种植物的根茎及根。药材外形较类似。根细长,丛生于根茎上,形如马尾,故通称“马尾黄连”。根长10-16cm,直径约lmm,表面黄棕色或黄色,外皮松脆,易剥落而露出纤维状的黄色木质部,质较柔韧。气微,味苦。

伪品:

白屈菜:为罂粟科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majusL的干燥全草。根呈圆锥形,土黄色或暗褐色,生多数须根。茎圆柱形,中空,表面黄绿色,有白粉,质轻,易折断。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者为羽状分裂,裂片先端钝,边缘具不整齐的缺刻,上面黄绿色,下面灰绿色,具白色柔毛,尤以叶脉为多。花瓣4片,卵圆形,黄色,常易脱落。蒴果细圆柱形,有众多细小、黑色具光泽的卵形种子。气微,味微苦。植物体新鲜时,折断后,流出红黄色乳汁。

【性味归经】

标签: 黄连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